(軍聞社記者王智平嘉義三日電)今天是九三軍人節,是一個專屬於軍人榮耀的日子;位於嘉義的空軍四五五聯隊,有個同袍都知道的「郭家班」;郭家阿公、四名兒子、四位孫子女,三代九人都在同一聯隊服務;若加上姻親,整個家族有多達十五位軍人和二名雇員都曾效力該基地,從軍人數之眾「僅此一家」,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「軍人世家」!
已經解甲的郭慶周,是「郭家班」的第二代,其父郭文禮生前在四五五聯隊以一等士官長退伍;排行老么的郭慶周,三位兄長也都曾在聯隊服務,分別以士官長和軍官退役;至於郭慶周的四名子女,接續繼承郭家衣缽,同樣在從軍後加入聯隊陣容,使得「郭家班」正式進入第三代。
郭慶周的大女兒郭帝安,高中畢業後,毅然報考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女性專業士官班八十七年班,是基勤大隊基勤中隊行勤分隊士官督導長;二女兒郭帝梅,原是化學工程師,報考第一梯次志願士兵,現擔任車駕士;三女兒郭帝敏,捨棄令人稱羡的銀行工作,考進第二梯志願士兵,前年還「跨科系」以空軍航技學院二技通電系航電組第一名畢業,目前是補給士;至於最小的兒子郭鴻莒,則是就學時就拿到四張餐飲丙級證照,也在當兵時轉服志願士兵,已升任武掛分隊下士。
正由於一家三代見證了空軍四五五聯隊的逾半歷史,所以又被基地同袍封為「郭家班」,基地內大家都知曉這個空軍家族。
從小在「建國二村」眷村長大的郭慶周,有著大陸北方人爽朗、直率的脾氣,說起話來嗓門分貝高,廿年的軍旅生涯,由於好打抱不平、「雞婆」的個性,以前有同僚私下稱呼他為「郭青天」。郭慶周說,遇有不合情理的事,他一定據理力爭,對於管教子女,是施行「鐵的紀律」,雖然嚴格但講求是非分明,無非是期望子女能正正當當做人,對得起社稷。
一談到子女的從軍,郭慶周也是滿腔熱血,不失軍人本色。他常告訴子女們「盡忠職守,不論是飛安官和地安官都一樣,要做預防官,而不要做處理官。」更要子女們切記「不要問國家給你什麼,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!」
四位子女論起從軍最感謝的功臣,一致「公推」母親籃美雲。二女兒帝梅形容,父親是軍人,媽媽以前是獨力打理家中生活,省吃儉用,現在子女長大了,又全部擔任軍人,加上三位女兒的另一半也都是軍人,媽媽再度「包辦」軍人和軍眷的照料工作,真的很辛苦,他們內心十分感念。
升格當阿公的郭慶周說,大女兒五歲的兒子,也是標準的電視軍教片迷,常會跟著節目學做伏地挺身,頗有接棒從軍之姿,未來不排除以第四代從軍,延續郭家班在四五五聯隊的家史。
正因為郭家四姊弟在軍中的表現稱職,受到長官肯定,空軍司令嚴明上將獲悉「郭家班」全家?力空軍的佳話後,還專程前往基地嘉勉他們,希望四姐弟成為鼓勵青年從軍的最佳典範。
郭慶周說,全家是靠國家栽培長大的,他們內心都認為,軍旅是非常的「聖業」,投身軍旅,是他們這輩子最值得的事;他們一致強調,「始終不敢忘記國家的培育之恩,時時自我惕厲,永遠以空軍、國軍為榮、為傲!」


